脱貧攻堅最新動態
-
新時代 新西藏:告別絕對貧困!
截至2019年底,西藏7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,62.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脱貧,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底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,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。
2020-10-16 -
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
截至2019年底,西藏7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,62.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脱貧,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底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,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。
2020-10-15 -
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新聞發佈會(圖)
10月15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舉行新聞發佈會,請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吳英傑,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、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齊扎拉介紹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,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有關情況,並答記者問。
2020-10-15 -
【菜鳥自提點】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新聞發佈會
截至2019年底,西藏7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,62.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脱貧,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底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,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。
2020-10-15 -
莊重的承諾 歷史的奇蹟——西藏自治區決戰脱貧攻堅紀實
這片土地,極高極寒。如果雪山能言,定能講出數百萬年的滄海桑田,而擺脱貧困的奮鬥史詩,一定最為壯麗。
2020-08-31
決戰決勝脱貧攻堅
-
措美縣哲古鎮扎雜村:哲古草原上的新生活
“貧困户搬出來後,我們還是以傳統牧業發展為主,並帶動有勞動能力的婦女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,增加收入。”據扎西平措介紹,為增加羣眾收入,扎雜村黨總支召開支部委員會、黨員大會開展思想教育工作,不斷拓寬羣眾致富門路,並且實施了温室大棚、羊毛加工、工程建設器械租賃等項目,實現村級組織從輸血到造血的功能轉變。目前,扎雜村400多人在拉薩、日喀則、山南等地務工,每人每天創收達300元。
2020-09-03 -
日喀則白朗:大棚里長出“金葉子”
孟德利種下的不只是蔬菜,還有對未來的希望。藏族姑娘潘多進入博覽園工作已經有三年多,從普通工人到展廳負責人,潘多見證了大棚的發展。每天早上八點多來到大棚,除草、剪枝和觀察,潘多的種植技術也不斷萌芽、發展和成熟。小時候的潘多很少吃到蔬菜,但經歷了蔬菜朝夕相處的三年,她已經對蔬菜種植養成興趣,也充滿信心。
2020-08-28 -
西藏結巴村“觀景民宿”增收致富
據次仁德吉介紹,除了做民宿,她還通過微信銷售松茸、犛牛肉乾等土特產,帶動了當地農牧民的經濟收入。為了把松茸等容易變質的產品保質保量地郵寄到客户手中,次仁德吉還對一些路程較遠的客户實行“貨到滿意再付款”的模式,這種做法得到了廣大客户的敬佩與信賴,逐漸地客户量也多起來了,最遠的客户來自廣東。
2020-08-28 -
金融扶貧為高原農牧民“貸”來致富路
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拉薩中心支行了解到,自2016年以來,在藏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建檔立卡貧困户發放免抵押、免擔保、低利率的扶貧小額貸款;投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,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順利進行;同時,通過發放產業扶貧貸款,扶持特色優勢產業和村集體經濟,為農牧區注入金融“活水”,有力促進當地脱貧攻堅。
2020-08-27 -
從普通農民到致富帶頭人——江央措成的創業路
2008年,江央措成成立了類烏齊縣首家農用車銷售部,合夥的土旦熟悉農機具,承擔了維修和售後工作,江央措成負責進貨、銷售。到了年底,每人分到了5萬元。 “村裏人聽説我們掙了錢,都很羨慕,想跟我們合夥做生意。”江央措成笑着説。 2012年,在鄉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,江央措成和土旦帶動村裏4户人家,集資30萬元,成立達多陽光經濟合作社。
2020-08-27 -
“空中金橋”構築百姓“幸福路
阿里,是很多人眼中的“藏西祕境”,但平均4500米以上的海拔讓人望而卻步。當地有一句諺語:“這裏的土地如此荒蕪,通往它的門徑如此之高,只有最親密的朋友才會前來探望我們。”2010年7月1日,阿里昆莎機場正式通航,一條4500米的跑道,搭建起了阿里與世界溝通的“空中金橋”。
2020-08-13 -
加永尼瑪:為了心中的“美麗鄉村”
讓村民富起來,是加永尼瑪心中“美麗鄉村”最美的景色。經過10餘年的新農村建設,目前通夏村“水電路訊網、科教文衞保”十項工程實現全面提升,羣眾用上了清潔的能源,村裏還建起休閒廣場,組建了舞蹈隊、籃球隊。每到春節、藏曆新年和豐收季節都會進行文體活動,老百姓的日子有滋有味。
2020-08-27 -
雪域高原:感受奔小康時代足音
西藏那曲市索縣亞拉鎮探索“公司+合作社+貧困户”的產業扶貧模式,極大地調動貧困户積極性。2017年把國家投資的300萬元投入諾爾邦工貿公司項目,帶動全鎮553户、2411人穩定脱貧。2019年以來,羣眾4次分紅共計430多萬元。“村民以前主要經濟來源靠蟲草,如今改變了靠天吃飯的觀念。”索縣縣委副書記羅瓊達表示。
2020-08-27 -
產業援藏“拔窮根” 新思路激發脱貧新動力
帶動羣眾發展產業少不了“領頭雁”。37歲的索朗旺姆是玉許鄉玉沙村的致富帶頭人。幾年前,她在家帶孩子、挖蟲草,後來在當地農業部門組織的一次培訓中,她萌發了用大棚種植靈芝菌的想法。在廣州市“區鄉對接”政策支持下,廣州市黃埔區給予她產業扶持基金,當地幹部還多次帶着科技局工作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。
2020-08-13 -
胡春華在西藏考察國家脱貧攻堅普查現場登記工作
胡春華先後來到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和達孜區,走村入户實地考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,看望慰問建檔立卡貧困户和普查人員,察看普查員利用智能終端設備採集普查數據過程,詳細瞭解貧困羣眾生產生活狀況,深入考察普查工作進展情況。
2020-08-27 -
西藏:住進新房子,過上新生活
“搬過來以後,這裏有醫院、農貿市場。到拉薩也非常近,非常方便。有個頭疼腦熱,都可以去醫院,也不用跑很遠的路。”最讓達瓦滿意的是,家門口有了學校,孩子們上學方便了。
2020-08-27 -
西藏首個邊境基層供銷合作社在玉麥鄉掛牌成立
“今後就可以在鄉里採購物資,不再需要花費數天的時間去市裏進貨,感覺方便多了。”40歲的拉吉白瑪24年前就跟隨父母來到了玉麥鄉,見證了玉麥鄉的巨大變遷。經營一家甜茶館的她以前常常需要翻山越嶺去採購物資,費時又費力。“現在路修好了,供銷合作社也辦起來了,相較於以前生活更舒服了。”
2020-08-27 -
扎西江村代表:從關心脱貧到關注健康
全國兩會臨近,人大代表扎西江村來到西藏山南市拉玉鄉堆巴村,走進羣眾家徵求建議。扎西江村的另一個身份是拉玉鄉黨委副書記。自脱貧攻堅戰打響以來,幫助羣眾脱貧致富是全鄉的大事,也是他最關心的事。
2020-08-27 -
西藏:今年援藏扶貧項目投資近159億元
據介紹,在這些扶貧項目中,基礎設施類項目76個,投資金額22.67億元;產業類項目67個,投資金額45.94億元;教育類項目58個,投資金額10.65億元;健康類項目43個,投資金額4.74億元;消費類項目25個,投資金額8.38億元;轉移就業類項目18個,投資金額0.21億元;投資拉動類項目15個,投資金額35.52億元;科技類項目10個,投資金額30.66億元。
2020-08-27 -
拉薩堆龍德慶區舉行首屆扶貧產品推介會
“平時大家都是去合作社直接購買我們的產品,一般不在市面上銷售,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市場上銷售。”古榮嘎衝藏雞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旦宗説,“合作社目前的效益還是不錯的,我們準備進一步擴大規模,希望能夠藉助這次推介會,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市場,打出名氣。”
2020-08-27 -
光影藝術講述脱貧攻堅故事
21日上午,第十三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開幕。
2020-08-27 -
從小水電到大網電——西藏玉麥鄉民生變遷見聞
由於山高路遠,人口太少,直到2009年,玉麥鄉才引溪水修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,結束了當地不通電的日子。作為水電站的首任站長,巴桑次仁白天守着轟隆作響的水輪機,每2小時檢查登記一次指標數據,晚上聽着巨大的機器聲入眠。
2020-08-13 -
邊境村“美麗蝶變”
山南市拉郊鄉,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、山南洛扎溝下部,平均海拔3675米,年平均日照時間不足3個月。溝內土地貧瘠,幾乎不產糧食。
2020-07-08 -
農行“扶貧商城”實現西藏74縣“一縣一户一品”全覆蓋
據悉,農行“扶貧商城”為合作伙伴配有專業運營人員,按需提供推廣方案,通過秒殺、特惠、展銷等方式開展營銷,併為活動實施提供全流程服務。目前西藏全區已上線商品300餘種,商户93家,2020年以來交易額(採購端)達352.55萬元人民幣。
2020-07-08 -
謝通門縣卡嘎村:一泓温泉水 家家幸福長
位於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謝通門縣,不僅有大江的滋潤,溝壑縱橫,水源充足,還得到大自然額外的饋贈——温泉。謝通門縣卡嘎村轄區內共有規模較大的泉眼6處,泉水水温常年保持63攝氏度,含銅、鋅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。
2020-06-09 -
西藏教育“三包”經費35年投入超200億元
近年來,西藏教育財政投入大幅增長,目前全區已全面建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資助體系,資助政策達40項,資助範圍實現了各學段全覆蓋、公辦民辦全覆蓋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。
2020-06-07 -
西洛的致富故事
自2014年以來,合作社每年還給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户分紅15萬元。“雖然合作社在盈利,但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商人。我是一名工匠,我會把這種技能傳授給更多的人,直到我年紀大了教不了為止。”西洛説。
2020-05-19 -
“康巴女漢子”拉措:讓嘎通村富起來
44歲的拉措身材高大,頭上戴着當地女子特有的裝飾,性格爽朗,講話時總是面帶微笑,眼神中流露出果敢與自信。
2020-05-08 -
西藏去年落實學生資助資金37.78億元
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獲悉,西藏2019年共落實學生資助資金37.78億元,受益師生達198.69萬人次。
2020-05-07 -
僜人手抓飯裏的脱貧印記
20世紀60年代,黨和政府將僜人從深山老林裏遷居到河谷台地,他們不再以狩獵為生,有了房屋和田地,學種水稻、玉米、雞爪谷等,接受現代教育,逐步過上了現代生活。
2020-05-07 -
“阿旺綿羊”成就大產業——西藏貢覺縣做大做強扶貧產業見聞
立夏時節,位於西藏昌都市貢覺縣的阿旺鄉牧場已是綠油油一片,遠處是高聳的雪山,熾熱的陽光曬得人臉上發燙。1400多隻綿羊散佈在山坡上,啃食着鮮美的青草,悠然自在,就像草原上的朵朵白雲。
2020-05-07 -
那曲市產業脱貧取得階段性成效
截至目前,全市計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431個,已完工項目377個,通過“租金、酬金、薪金、股金”四金利益聯結機制,338個已投入運行項目產生扶貧效益3.41億元,受益覆蓋範圍達22.88萬人次。
2020-05-06 -
康巴漢子巧手“畫”出致富路
“過去我只是單純喜歡畫畫,沒想到現在能靠這個吃飯。”在卡若村寬敞明亮的新房裏,洛松郎直拿出當年跟老師學畫唐卡時的手稿,動情地説,“這一切都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,幫助我走上了致富路。”
2020-05-01 -
“打工妹”變“女老闆”——藏北牧民桑旦康珠的創業致富路
隨着旅遊業發展,來尼瑪縣的人越來越多。桑旦康珠在談及未來打算時説:“我想在洗車店旁邊開一個茶館,讓生活過得更好一點。”
2020-05-01 -
西藏邊境小康村建設如火如荼(圖)
2017年以來,西藏決定對全區邊境行政村實施小康村建設,主要圍繞“水、電、路、教、科、文、衞”等十個方面改善邊民的生產生活條件。
2020-04-07